解析脊神经与脏腑器官之间的 相互影响和作用

2020-04-27

微信图片_20200427133520.jpg

宋玉生,从事脊椎矫正与脊神经康复工作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自2010年5月,随中非民间商会第八次非洲考察回国之后,便开始探索和研究“宋氏锤震疗法”和专用的矫正工具了。并于2016年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锤震实用功能专利和锤震工具专利分别是:专利证书第6253773号,专利号:ZL 2016 2 0932611.4和专利证书第6251414号,专利号:ZL 2016 2 0932640.0。

多年来,经过不断对近千名学生使用“宋氏锤震疗法”实践的指导与考核,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也为包括联合国粮食发展署、部分非洲和欧洲国家的政府要员及国内成千上万的脊神经压迫患者,解决了大量临床难以解决的疼痛症状,以及相关的急、慢性疾病。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几年来,矫正调整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过敏性鼻炎、咽炎、肩周炎、网球肘、胃肠功能紊乱、心动过快、心动过缓、髓原性心脏病;肝胆疾病、低血糖、过敏性体质、青春痘、便秘拉肚、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炎、腰跨疼痛、坐骨神经痛、膝盖积液肿痛、手脚麻木,以及通风、颈动脉血管瘤、帕金森等几十种疾病。

在长期实践与观察中,我们发现脊神经与脏腑器官之间有着紧密依托和相互影响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抑制、相互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状态上:

 

第一种状态:脊神经的信息传导射频,对器官功能起着指挥与协调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的感觉和运动都是在神经的支配下进行的。按其功能,神经系统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感觉神经是负责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痛觉的传导与支配;

运动神经则是支配肢体的活动;

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或内脏运动神经),负责人体所有内脏的工作。比如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胆汁的分泌以及免疫、肠道的吸收与排泄、各器官生物酶的分泌及血管的收缩扩张等功能,都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工作的。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构成。交感神经主兴奋,副交感神经主抑制。任何一方过度了其结果都很严重。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都是受主观意志支配的;而自主神经则是在不受主管意志的支配下,自动调节身体各部分机能的。 

人体一切活动都是依靠与脊椎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同时,由每个椎体发出的神经信息都有各自的反射区。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脊神经传导的脑中枢神经指令,是在脊椎正常生理曲度状态下,由椎体内的神经元传输到相关器官,指挥该器官按照身体的代谢需求,通过释放特定酶进行有序活动的。此时的器官在自主神经的协调和指挥下,保持着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功能状态。

第二种状态:变形脊椎能够改变信息在传递中的状态,而偏差的射频信号,则会导致器官功能的紊乱

如果脊椎状况不良,椎体出现任何错位、侧弯、侧旋、扭曲、滑脱、膨出都会影响和干扰到相关部位的神经调节和被波及到器官的正常活动。

轻者则经络不通,气血凝滞,阴阳失衡;重者则影响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使之出现功能性碍障。最终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直至出现疾病。

由于人体内脏靠筋膜固定在脊柱上。一旦脊柱出现错位、旋转、滑脱和侧弯等,便会带动筋膜,使内脏的位置随着筋膜的变动而发生某些移动。这时便会影响到内脏的正常功能,引起器官组织不能正常参与人体所需要的某些化学反应,导致身体出现病变。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下列情况:脑供血不足、耳鸣、视力模糊、过敏性鼻炎、牙龈出血、三叉神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心烦气躁、睡眠不好、记忆力退化、心慌、胸闷气短、哮喘、贫血、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血压波动、体虚多汗;胃肠功能失调、便秘;前列腺、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性功能减退、过敏性体质、尿频尿急、泌尿困难、免疫力低下;肩周炎、网球肘、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腿无力、颈肩腰背腿酸、膝踝关节积液疼痛、手足麻木,等等。

 其实,这些症状都与脊椎椎关节错位变形有关。 据统计,由脊椎引发的疾病已经超过120种。而这些症状如果不从脊椎矫正入手,单靠吃药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只要脊椎存在侧弯、错位并继续压迫脊神经,上述症状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所以,通过脊椎矫正,将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曲度,才能使与被压迫神经根相连接的器官,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水平。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当脊椎最初侧弯、错位,或者脊椎变形时间不很长的情况下(通常在1—3年内),用我们创立的“宋氏”矫正手法,只需要5、6次就能基本康复。

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器官功能在下降期间的不同表现,我们根据自身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器官及肌体组织变化分成四种状态。即:

第一种:退化状态,指器官功能开始减退;

第二种:老化状态,指器官的功能明显退减,活力不足;

第三种:僵化状态,指功能效率极为低下,无法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

第四种:变异状态,指器官功能开始衰竭、肌体组织发生悖向性异变。

大量事实证明:器官和肌体组织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与其病变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

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椎体错位变形时间在3年以内的,基本属于前两种状态(注:这种时间估算,只是凭借实践感觉,没有也无法通过科学公式计算;况且由于人体的差异,所有个体的时间界限都不能整齐划一)。

其特点是,因为时间较短,所传递的错误信息和射频,对机体的影响不十分严重。虽然脊椎本身仍处在不稳定的退化“振荡期”,却并没有进入到固化的“病态记忆”阶段。

因此,对于这时期变形移位的脊椎,直接采用“宋氏锤震疗法”进行矫正,是可以基本达到或完全康复的;对其直接辐射器官的消极影响,同样能够伴随错位椎体的归位,得到迅速制止、纠正和消除蜕变趋势,进而达到基本或完全康复。

其次,当椎体错位变形超过3至5年时间的,则椎体会随着逐步适应错误环境,进入病态“稳定期”,并形成固化的“病态记忆”功能。因为,无论是老化的韧带、变形的纤维盘以及椎体周围因劳损导致牵拉力失衡的肌肉纤维等,均已适应和习惯了椎体变形后的不正确状态,由此便加大了康复的难度,甚至容易出现反弹。

严重的是,一旦长期接受椎体发出的错误指令,便会引发器官进入固化的错误程序,进入到功能“衰退记忆”阶段。此时的器官能够延续自身蜕变的惯性,以超过错误指令限制的加速度,摆脱脊神经射频的调控范围,并以更快的衰竭态势,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这时,即便是通过矫正,也无法改变已经脱离于椎体免疫信息控制范围的病态功能了。

第三种状态:变异器官将错误信息回馈给中枢神经元后,通过刺激其恢复“病态记忆”,致使椎体病态“反弹”,重新回到错误位置

根据我们对几千例顾客的观察看,脊神经与脏腑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仅从大的范围上看,可以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椎体影响器官

此阶段,椎管内作为传递大脑中枢神经指令的载体——神经元,通过神经根,源源不断的把脑神经指令传递给器官,指挥和协调器官功能按照满足身体的代谢需要进行活动。

椎体在没有错位、变形之前,传递给器官的所有信息,都是由自主神经按照整体需求发出的积极指令。既有利于满足全身的统一协调,又有利于器官自身功能的健康发展。

这方面的实例笔笔皆是。大凡身体健康的人,其脊椎的生理曲度基本上都是没有大问题的。至少是没有出现影响或干扰信息射频正常传递的。

第二阶段,是器官影响椎体

当椎体错位变形之后,会因为椎管内神经元的组合方程位置移位变动,引起传导序列和频率发生微变化,进而导致应有的信息传递频轨发生偏离,信息指令因射频位置的改变而发生误导性的错误。器官在长期错误指令的指引下,逐渐出现与应有功能的悖相性病态。长时间持续接收这种错误的信息指令,最终会导致器官发生器质性的衰退,直至发展为不可逆转的病态改变。

综上所述,一旦器官进入到“僵化状态”和“变异状态”阶段时,其病态的改变是很困难的。与此同时,器官还会不断将自身的病变信息,通过椎体的神经元反馈给中枢神经。这期间,病态的器官不但自身越来越走向退化和衰竭,而且反馈的病态信息还会通过刺激和震荡神经元。

此时,强大的错误反馈信息,促使和强迫椎体内神经元的组合序列及传导频轨,完全按照和适应器官回馈的错误信息要求,唤起椎体的“病态记忆”,促使椎体重新反弹到矫正前的错误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脊椎错位、变形多年的人,无论我们怎么用心去矫正,脊椎都无法巩固定位,不断出现反弹的真正原因了!

这类事例并不少见。尤其是多次矫正都出现反弹的,基本都属于脏腑器官功能严重退化导致的。

比如,2017年3月初,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顾客,患有严重胃病二十多年。发病期间疼的死去活来,甚至在床上滚来滚去,经常不敢吃饭。看了好多地方也没有效果,以致多次产生一死了之的念头。

我们为她矫正之后,疼痛当即有了好转,也能吃饭了。可过了不长时间又有难受的感觉,就这样反复多次。到了10月份,又疼得很厉害。经我们检查,结果发现椎体又回到原位了。当时大家心里都很纳闷,于是这次由我亲自为她再次做了矫正。可不到两个月,又不行了,椎体仍然又反弹到以前的位置。

接受了不断矫正又不断反弹的教训,这次,我们没有再矫正。而是根据她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制定出一个“先内服后外调”的方案。选用了用一些保养胃的食物和产品先让她服用,从胃的内部调理做起。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她胃部的感觉好多了。我们再次连续为她做了三次椎体矫正,很快便有了明显效果。从2018年初到2019年的7月,经过19个月的康复时间,这位女客户的胃病已经完全正常,再也没有出现过疼痛或不舒服感觉。

注:经过这次经验教训,以后凡是再遇到矫正后经常出现反弹的,我们便先把重点放到器官的调整上,然后再做椎体矫正。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诊治效率和为广大顾客服务的质量。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因、果”关系,脊椎与疾病之间也不例外。如果脊椎初期因错位变形导致器官功能退化时,脊椎变形是“因”,那么,器官功能出现退化便是“果”;当器官功能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时,再将本身的病态信息回馈并刺激神经元,使得椎体唤起自身的“病态记忆”,那么器官的蜕变则是“因”,椎体被动的反弹错位便是“果”。

根据上述规律和特点,我们针对性的采用了两条措施:

首先,如果脊椎错位变形的时间较短,器官功能退化仍处在初期的“退化状态”(通常在1—3年)和 “老化状态”(约为3—5年)时,那么就可以通过直接矫正脊椎这个“因”来解决问题,使器官这个“果”得到有效的康复。

其次,如果脊椎错位变形的时间较长,器官功能退化达到“僵化状态”期(约为5—8年)和“变异状态”(大多在8年或以上)阶段时,这个“因”便是来自退化变异的脏腑器官。首先要采取科学的办法,对已经严重退化的器官这个“因”,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以降低其错误信息对神经元的反馈影响。然后再进行脊椎矫正,最后再解决椎体反弹这个“果”。这样不仅能使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同时也可有效减少椎体的反弹次数,延长反弹的间隔时间。

这里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在器官处于“僵化状态”和“变异状态”时期,先去矫正脊椎这个“果”。否则,将会出现事与愿违,劳而无功的结果,也会大大降低顾客对我们的信心与期望的。

注:采用上述两种做法,已经被我们的大量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的。非常抱歉,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大量的事例就不再这里一一说明了。

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文作者:宋玉生

广东沁正堂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