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与非理性决策

2022-12-27


陈贵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发现杂志社社长、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所长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出的各项决策,其中有很多并不理性且不合逻辑的。1979年,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两位心理学家创造出“前景理论”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揭示了“预期与决策”背后思维认知的心理学逻辑,指出人们在决策时基于心理价值而非期望效用,收益与损失的情境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心理价值不会随金钱价值线性变化。在二人合著的《思维的发现》的一书中也描述了⾮理性决策背后的心理构架,揭示了情境对于人类决策行为的影响。



比如在逛超市中,你在货架上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肉制品,它们的包装的标注如下:一份写着脂肪含量25%,一份写着瘦肉含量75%。你会选择哪一份呢?或最终的决策依据是什么呢?在股票散户交易中,大部分人有了浮动收益急于退出;而在亏损时却不愿意及时止损,甚至遭受巨大损失,继续加仓摊薄成本也不止损。人们面对等价的描述或同样的结果却产生了不同的选择倾向和决定;小盈利、大止损的亏损行为,就是预期理论在人们行为决策中的典型表现。



前景理论演进为预期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为收益和损失所设定的权重是不同的。当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更关注感知到的收益,而非感知到的损失。在预期理论中,框架效应是一个重要概念。框架效应认为,对等价事物的不同描述作为一种框架,从心理学角度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在收益框架下,也就是对收益进行描述时,人们会做出更为保守的选择,以获取“确定的收益”;而在损失框架下,人们更为冒险,把损失视作概率事件。预期决策理论,描述了人们是如何在有风险的各种选项之间做出权衡抉择的,人会倾向于确定的事物而非其他的可能性,哪怕其他可能性会是更好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也叫“确定效应”,人们会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去避免损失,⽽⾮争取收获,这被称为“损失规避”。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更在意近期的“得”,而忽略远期的“失”。多数人都是在预期中进行选择决策,人的决策心理往往更趋于非理性。人的思维是动态的,更多时候也是感性的,其行为经济决策对环境会有所反映,这种反映可以归纳为预期。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预期引领决策中,强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其实,稳定大众信心的重心工作,应重视精准引导大众稳定良好心理预期。



本文将刊登于发现杂志(智库版)2023年1月刊卷首语